人性也大可不必去考验,就好像我们判断一个玻璃杯的韧性一样,只有被摔碎的那一刻,才能知道它的坚韧度。你会打破杯子去考验它的结实程度吗,人性也也是一样。
大多数的人,不是圣人,也不是坏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介于不好不坏之间。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诱惑和压力是有限的。
我们每次出门,锁上门之后都会下意识的拽拽门,看看是不是锁上了。但是没有人会用斧头砸门的方式,来确认门是否结实。
因为我们知道,再坚固的门也许也难以拦住技术高超,有意要进入你家的盗贼,但是防盗门至少能给家庭财产基本的保护,这样就够了。你不能要求家庭门的标准跟银行金库大门的防盗水平一样。
考验人性,就是用大炮轰防盗门,用大锤来考验桌子,这不是要考验,而是要破坏。
那些以测试对方是否爱自己而产生的考验,都生活在幻想里,期待对方是圣人,没有瑕疵。把极小概率事件当做必然发生的事件在预防,除了给自己和对方的关系造成破坏以外,没有任何益处。
中年妇女唐兰当即就说要给冯都介绍对象,冯都立马表示十分同意。冯都对她说了关于对另一半的要求,他其实很担心给孩子找的后妈会对孩子不好。
而中年妇女唐兰则是安慰他,让他放宽心,她认识不想生孩子的女人,只要不再生孩子,也不会对冯都的孩子造成影响,还可以继续生活。实难在孩子的幸福和自己的幸福,之间找到平衡,获得双赢的结果。
方天行看到冯都和中年妇女唐兰聊的越来越开心,最后还互相交换了电话和社交账号,最后下车的时候两人表示有空再约,让冯都和介绍同村的女人见面。方天行心里有些奇怪的感觉,他仿佛是在给冯都做媒的媒婆。
不过方天行也没有什么恼怒,冯都单身这么久,要是能够有个伴,也是很不错的,毕竟都是自己的读者,能够有很好的友谊是不错的。
人有亲疏远近,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读者就是自己最亲的亲人了。世间的人知己难求,读者阅读作者的作品也是一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
冯都回到家,家里的孩子还在角落哭泣,他走过去,轻轻的拍拍自己孩子的肩膀,对他安慰道:“孩子,是爸爸不好,不该对你发脾气。“
之前是因为孩子提出想要学习足球,这和冯都的预期完全不同,他忍不住打了孩子,他感觉自己很愧疚,觉得无法原谅自己。
曾经遭受过父母言语暴力的人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多。那些会肆无忌惮地用语言伤害孩子的父母,也许是因为他们自己也还是孩子。突然间当了父母,可却并没能转换自己的身份。当然,这不是在为这些父母开脱,他们并没有完全成熟。还有“孩子”的一面表现在,他们在情感上是极其不成熟的。
自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我们的父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什么吗?
一个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可能有以下这些表现,强调亲属关系中的角色,将自尊建立在别人的服从之上。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会说:“因为我是你的父母,所以我可以……因为你是孩子,所以你必须……”他们强调亲子关系里的从属部分,认为你必须听从他们的指令。
如果你有一丁点不符合他们心目中角色设定的举动,他们可能会通过冷暴力、恐吓等方式迫使你回到你作为一个孩子的位置上。这种身份上的不平等,极易带来语言伤害。
小孩子极少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情绪感染的方式来让孩子感受到情绪,婴儿和孩子会通过情绪感染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大吵大闹,来吸引照顾者的注意。
而当一些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沮丧的时候,心智宛如孩子的他们也会用让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感到很沮丧的方式去表达。
比如,当他们因为别的事情感到愤怒时,他们往往并不会告诉孩子他所遭遇到的事情以及自己所感受到的愤怒,而是会将愤怒的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在言语上责骂或伤害孩子。
于是孩子会觉得他们有责任去让父母感到开心。但由于父母并没有试图去面对自己的沮丧,而是选择逃避,孩子实际上并没有办法解决父母的问题。
这样的父母很难被取悦,也很难接近。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会指望别人可以读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可是人与人之间,想要理解别人的感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他们把这当作一种理所当然,而不会感到愉悦。
他们想要他人表现出关心自己身上问题的样子,但是当他人给出建议时,他们又会拒绝。所以当孩子关心这类父母时,并不能得到正向的反馈和回应,反而会因提议被拒绝而产生多管闲事的感觉,对孩子造成伤害。
很明显吧,只是妈妈很喜欢那样的孩子,所以希望孩子也喜欢,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也喜欢,我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她生命的延续。对于她来说,她是她自己,孩子也是她自己。
毕竟他能完全的控制自己,却没有办法完全控制孩子,但实际上他也认为我就是他的一部分,所以才会焦虑,暴躁,失控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