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能娶娄小娥,绝对是烧高香了。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大茂沾了这年头的光儿。
如果娄小娥不是家里成分不好,就凭许大茂一个工人。
压根没可能娶。
娄小娥比起三大爷儿子阎解成娶的于莉,可强了百倍。
暂且不说脸蛋,身材方面,就仅仅是为人处事,娄小娥就能甩于莉几条街。
于莉的心机、算计,一点不比三大爷一家子人少。
单是今年结婚,就从三大爷家里掏了不少钱。
但话说回来,这正验证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老话。
三大爷阎埠贵自个算计过人,大儿子阎解成,自然继承了他的这一特点。
而于莉,虽然只是嫁给阎解成,可手段多的,把阎解成几乎是手拿把掐。
让阎解成干啥,就得干啥。
别人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阎解成则恰恰相反,他随老婆。
反倒是娄小娥,平时除了在生活中对许大茂,严厉一些之外。
外加深知许大茂的作风问题,便一直紧盯。
其余像工作上,娄小娥很少过问,更不会随意指手画脚。
好歹是大家闺秀,教养,眼界,不是于莉一个普通家庭出身能比拟的。
所以,论起这两位,前后脚嫁进大院里的女人。
相比之下,娄小娥更受大院众人欢迎一些。
倒不是说娄小娥嫁进大院时间早于于莉,大院众人才对她颇有好感。
而是于莉那小肚鸡肠的心思,说话还总喜欢阴阳怪气的,实在是不受人待见。
如此,便把娄小娥的好,衬托了出来。
就连三大爷这位当公公的,都觉得于莉这儿媳妇不是好招惹的人,虽然儿子阎解成跟她结婚了。
但从心底里来说,阎埠贵是不太满意。
不过阎埠贵这般精明的人,嘴上从没说过于莉一个不字。
而娄小娥,自从嫁给许大茂后,许大茂的父母却多次数落。
尤其是对于娄小娥嫁给许大茂一年多,还没身孕。
许大茂母亲每次见着娄小娥,总忍不住唠叨一番,询问一番,“有没有想吃酸的,有没有想吐?”
搞得娄小娥一脸尴尬,不知如何应对。
而婆媳关系,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
幸好娄小娥和许大茂,不是跟他们住一块。
不然,婆媳之间,早闹僵了。
只是许大茂一年多下来,见娄小娥肚子没一丁点的变化。
心里自是不舒服,再加上听取了他父母的话,对娄小娥也产生了一些抱怨。
这年头,结婚一年多,媳妇没半点动静,许大茂身为大老爷们,脸面上挂不住。
可惜,没有就是没有,娄小娥也想早点怀上,省的再听许大茂父母唠叨。
奈何,许大茂不争气,又不是她不想生育。
而许大茂和他父母可不听那些,抓住这事儿,瞧着娄小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越看越不顺眼。
这就导致到了年根底下,娄小娥不太情愿去许大茂父母那边。
但每年过年时,还是会去。
不情愿归不情愿,可娄小娥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知道自己身为儿媳妇,再不愿面对,也不能躲着不见。
至于院里,暗地里流传出她和许大茂结婚一年多,肚子都没大的风言风语。
如果娄小娥没当面听见,也就任由他们背地里嚼舌根。
可要是当面瞧见有人说,那非跟对方掰扯掰扯不可。
一方面是为她自个不平,另外一方面则是觉得要维护自家男人的尊严。
最起码自己受点委屈无所谓,但是家里的爷们儿要是被人成天笑话,那可不行!
不过徐庆住在后院,却从没拿许大茂和娄小娥这事,开涮、打趣,逗闷子。
因为徐庆清楚,娄小娥没身孕,责任主要是在许大茂身上。
奈何这年月里,国内的医院专门针对这方面的治疗没几家。
而中医,许大茂又不去看。
徐庆曾几次跟许大茂单独喝酒闲聊时,隐喻地让许大茂去找中医瞅瞅。
但许大茂总觉得,问题不在他自个身上,是娄小娥不好。
所以,许大茂听了徐庆的话后,自己没去找中医,反倒是催娄小娥去看了好几次,还逼着她吃了好些中药。
然而,在看到依旧没一点效果后,却仍坚信,自个还是没毛病。
对此,徐庆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那是他许大茂两口子的事情,徐庆身为街坊四邻,只能点到为止。
许大茂不信,那也没法子。
只不过,眼下马上又要过年了,许大茂在屋里和娄小娥争吵起来。
搞得住在后院的众人,都能听见。
二大爷和二大妈跑出屋,站在院里仔细听了半响,然后朝许大茂厉声斥责了两句,这才让许大茂和娄小娥的声音小下去。
徐庆站在屋门口,只得摇头苦笑。
......
一晃眼,到了腊月二十七这天。
徐庆的爷爷奶奶来了大院。
徐广进开着乡里生产队的拖拉机,把两位老人送进了城。
没办法,拗不过,只能顺他们的的意思。
两位老人,之前没能来城里见证孙子徐庆订亲,心里一直惦记。
此时一进城,一进大院,见到徐庆,当即就问:
“小庆,你媳妇呢?快叫来让我跟你奶奶瞅瞅。”
老爷子刚病愈,这一路坐着拖拉机,颠簸不说,受了冷,又不住地咳嗽起来。
徐庆见状,忙让小丫头去把屋里的药拿出来,让爷爷吃了两片,随即才道:
“爷爷,今天都二十七了,等过完年,我让她来成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