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厅中很安静,能听到鸟儿在屋外的树上唧唧喳喳的叫着。
罗卫拿着手中的十几页供词反复的看来看去,浓眉皱在一起,脸色很严肃,但是陈羽总觉得这大胡子是在憋着笑。
而木长水,坐在一旁闭目假寐,这个世间的人和事已经与之无关。
看到二人这个样子,陈羽猜不准供词里到底写了什么,他缓缓靠近罗卫,小声问道:“是不是陆方招供了,那小子真的与赵良有仇,而且真的是因为李清澜。”
“你怎么知道。”罗卫诧异。
陈羽闻言一愣,还真是?
却听罗卫用更小的声音说道:“比你编的更离谱,这二人早已有过云雨之欢。”
“然后他俩的丑事被赵良无意中撞破?”
罗卫点点头,就把手中的供词递了过去,说道:“自己看吧。”
陈羽一时间有些无语,表哥表妹结亲在这个时代很正常,不过是年少慕艾,虽然过火了些,但终究不是为世人所不容的恶事,怎的就能扯到杀人灭口上来了,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接过供词,一部分是陆方的,一部分是王安顺的,细细的看了半晌,他发出一声叹息。
“怎么,内容令你失望了?”罗卫见状好奇问道。
“谈不上失望,陆方虽然既不知道金山寨,也不知道牛老二,但却知道家中养的有杀手,也曾给他们下过指令,让我想通了为何车山遇刺之时,那些杀手的第二目标是赵良而不是我。这就足够了,无用的线索,筛除一条,会让真正有价值的线索更清晰。”
罗卫点点头,虽然觉得赵良被灭口的真相太过于狗血,实在令人失望,但是听对方这么一说,释然不少。想到木长水对王安顺的猜测,他开口道:“王安顺不老实,只供出一个张鲁,其他都是与案子无关的小鱼小虾,他那里还能再深挖一下。”
陈羽微微摇头,王安顺没有供出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李万里,不过此人与陆方不同,他犯的罪是有真凭实据的。
他相信一夜时间,那些刑官不会只是温和的聊天,能撑到现在都不交代,恐怕再问也是无用,不过他还是说道:“试试也好,真把李万里供出来,咱们都省心了。”
罗卫皱了皱眉,他听出了陈羽语气中的不在意,不过想想也是,通常能撑过第一轮重刑还不招供的,大多数是真的不知道,小部分是明白自己如果招供,会发生比死更可怕的后果,而王安顺,应该属于后者。
偏厅中再次变得安静,陈羽又把供词反复的看了两遍,确定没什么遗漏之后,便将供词放回了书案,轻声问道:“张鲁已经死了吧。”
“死没死不知道,但是盯梢的人说昨日下午他去了郡城,不过走到半路,盯梢的人就发现车上的人不是张鲁,人不见了。”
陈羽有些意外罗卫的平静,他随口问道:“盯梢的人都是你信赖之人?”
“是意外,对方早有准备,应该是在途中某次入林方便的时候,调了包。”
陈羽点点头,也没再多问。
张鲁就这么没了,虽然很可惜,不过已经成事实了。
现在这事因王安顺而起,让他终于可以确定,陆远山和李万里一定就是最重要的嫌疑人,总算是达到了一部分目的。
陈羽现在还需要确认最后一件事,他看向罗卫,无比认真的问道:“我想知道巡狩司为何面对一个县令如此畏首畏尾。”
罗卫目光闪烁,有些秘密,不太光彩,他迟疑了片刻才轻声说道:“李万里是前朝官员派系的人,在西川郡官声很好。”
“前朝官员派系?”陈羽嘀咕着,在官场有派系太正常了,这意思是上面有人?
罗卫却露出追忆的神色,轻声说道:“覆灭前朝的时候,为了让大楚尽快恢复秩序,皇上留用了大批官声较好的前朝文官。大楚之所以能在立国之初就迅速稳定下来,就是因为这些人。不过就像磨好的面粉总会有沙子一样,这些文官里夹杂着大批的奸细,为了揪出这些奸细,才成立的巡狩司。早些年间,我们抓过奸细,也杀过好人,总之都是些陈年旧事,所以现在对待这些前朝官员,巡狩司没有真凭实据之前,不方便妄动。”
陈羽点点头,怪不得这么窝囊,典型的前人造孽,后人遭殃,坏事估计没少干,却没能令人畏惧。
回想印象中穿着飞鱼服,挎着绣春刀的家伙,又看看自己的一身黑衫,感觉同是暗探,差别还真不小。
……
感慨了一会,他呼出一口气,不管如何,折腾了两天,这个案子总算是彻底理清了头绪,确定了目标。
“你想怎么查。”罗卫突然问道。
陈羽答道:“有两种方法,不知总领想用哪种?”
一听还是个选择题,罗卫笑了:“说来听听。”
“一、派亲信之人紧盯陆家的动向,比如银钱去向和人员更替,包括谁去接手牛老二的生意;二、逼他们狗急跳墙。”说完他看了一眼罗卫,确定对方脸上喜色正浓,才说道:“考虑到咱们司里内奸这个隐患,我建议双管齐下。”
“没了?”罗卫的笑容消失,眉头皱起,感到有些失望。
张鲁是最后一条线索,还没来得及查,就断了,之前看陈羽信心满满的样子,以为会有好办法,但是现在这个方案,明显就是要重新开始调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